孟子的四心四端说

作者:时瞾 时间:2019-06-14 点击数:

在人类发展史上,一切有利于善性的扩展,良知的培养,正气的周流,道德的提升的思想,都应该得到尊崇和发扬。孟子的“四心”“四端”,就是这样的思想。

所谓四心四端,就是“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”

孟子从性善论出发,认为:恻隐,羞恶,辞让,是非,四种情感是仁义礼智的萌芽。仁义礼智这四种德行,即来自四种情感,故称四端。

孟子把四心作为完美人格心性的起码价值尺度;假如没有同情恻隐之心,羞恶知耻之心,礼敬谦让之心,褒是伐非之心。那他就是一个心性有缺陷的人,一个麻木的人,一个不合格的人。

孟子认为,四心四端是先天潜在的自性;但他同时认可后天培养的作用:因为四心只是这仁义礼智四种道德范畴的发端,是苗头,还比较弱。不用心加以培养扩充,则很容易夭折。

四心既然是自性,那么恻隐之心,也应该是人皆有之。当小孩落水,贫者患重症,都会有人冒险入水救命,慷慨解囊相助;看到饱受战争伤害的人民会同情,看到无力生活的乞讨者会施舍,爱护动物,关注小虫,都是恻隐之心的表现。

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?羞恶之心是无形中做了错事,有羞恶负罪感。古代著名的例子有廉颇负荆请罪,周处除三害等等。今天做错了事,有良知的人仍有羞恶负罪感,良知泯灭的人,则无动于衷,甚或以耻为荣。

辞让之心,人皆有之?古有“让则相容,争则相斗”的理念,更有尧舜让贤,孔融让梨的名例。尊老爱幼,扶危济困,相谦相让的事例的确不少;今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,在公交车上给老弱病残孕让座,这些小事则能体现辞让;一但涉及到根本利益则当仁不让,体现的是相争。比如兄弟争房产,姐妹争家产等等,都会斤斤计较,寸步不让。直至闹上法庭,引出个“义断亲疏只为钱”的结果,方才罢休。

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?孟子说:“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”判断是非,显示的是一个人智力的高下,道德素养的厚薄,知识的深浅等综合因素。有的人综合能力差,常常没有正确的是非观:要么人云亦云,要么视非而是,视是而非。比如小布什在没有联合国授权的情况下悍然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,给伊拉克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,大批人民流离失所,六亲离散,老失子女,少失父母的人间惨剧。这明显是一种非正义的罪恶战争。但有人却大肆吹捧小布什,认为小布什此举给伊拉克带来民主和进步。这种人既没有恻隐之心,也颠倒是非之心,完全是一种麻木不仁的另类。这种人是孟子担心的那种“四心夭折”的人。

孟子的四心四端说,穿越两千年时空,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启迪和指导意义,当今的“八荣八耻”观就明显地吸收了四心四德中的某些合理因素。

Copyright @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.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,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
地址:武汉市江夏区阳光大道一号 邮政编码:430200 电话:(027)59367366 E-mail: iec@wtu.edu.cn